行业动态
当前所在位置:
公司新闻
电力设备行业新动向:数智化如何助力绿电增长与消纳弹性?
来源: | 作者:新华社 | 发布时间: 2024-03-28 | 574 次浏览 | 分享到:

报告核心内容解读

本报告致力于对电力设备行业进行深入的专题分析,着重探讨绿电增长潜力的挖掘与数智化在提升消纳弹性方面的关键作用。报告指出,随着新能源消纳瓶颈的逐渐凸显,数智化技术的运用已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核心策略。此外,数智化在降低电力系统转型成本及提升发输变配用各环节效率方面也展现出显著效果。本报告对数智化在电力设备行业的应用现状及未来趋势进行了详尽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相关建议。

一、数智化提升消纳资产运行效率,发挥杠杆作用

随着新能源装机规模的迅猛增长,新能源消纳瓶颈日益突出,特别是在三北等地区。为应对这一挑战,需实现“储、输、控”的协同发展,其中“控”的关键在于广泛采用数智化技术。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正快速扩张,但电化学储能电站的平均利用率仍偏低。同时,直流特高压通道的平均利用小时数亦有待提升。因此,数智化技术将成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重中之重,通过其消纳杠杆作用,推动新能源装机规模的持续扩张。

二、数智化释放消纳弹性,助力降低电力系统转型成本

系统灵活性资源的开发、电力设备对新能源渗透率提升带来的潮流波动的适应性以及电力系统对复杂运行状态的调度控制,均依赖于数智化的支撑。数智化技术的应用,能够深度挖掘存量资源的潜力,降低转型成本,并促进灵活性资源参与调节,提升转型效率。借鉴德国经验,数智化在电力系统转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数智化升级发输变配用全环节,配用电侧为重中之重

全球电网数智化建设步伐正在加快,数字技术投资占电网投资的比例逐年攀升。在我国,国网和南网均明确了数字化转型的目标与规划,积极推动数智化进程。数智化针对电力设备行业的硬需求与软需求,旨在提升电力设备可观可测可控水平,增强电力市场数据交互的广泛性。此外,数智化还涉及“2+N”典型设备与场景,如信息通信和智能管理系统在电力系统各环节的应用,以及新能源功率预测、集控站和智能巡检、一二次融合设备和智能融合终端、综合能源管理和虚拟电厂等领域的深度应用。

报告显示,数智化在电力设备行业中的应用前景广阔,潜力巨大。通过深入挖掘绿电增长潜力,推动数智化升级,将有效提升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与稳定性,促进新能源装机规模的持续增长,并为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支撑。